近日,我院在物理教育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JCR 二区)上发表题为“Assess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friction force: A cognitive diagnostic modeling approach”的研究论文。文章第一作者为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本杰,通讯作者为韩伟副教授与张英杰教授,第一署名单位为曲阜师范大学。这是我校首次在该期刊上发表教育研究类研究成果,标志着我校在物理教育研究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也是我校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体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管深化,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对作为学科知识体系基本单元的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因此,识别学生概念理解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过程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我院韩伟副教授课题组近期基于“知识整合”视角,对“摩擦力”这一基础而抽象的科学概念进行研究,系统探查了学生认知模式从新手向专家的演进路径。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工作,通过大样本实证数据分析,识别出学生在理解摩擦力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多条潜在认知发展路径,并运用项目反应理论(IRT)、潜在类别分析(LCA)和认知诊断理论(CDT)等量化分析方法,从中验证出一条最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概念进阶路径,这条路径强调从具象到抽象、从分散到整合的过渡,体现了“知识整合”视角下认知结构不断优化与精致化的过程。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教育教学研究类SCI期刊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上。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概念转变理论研究,也为课堂教学中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参照与实践指导。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225/jbse/24.23.767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03/kcnz-wrtr
供稿审核:刘广强
编辑审核:王文志
终审:满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