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物理工程学院2024年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2025-01-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一、党建引领凝心铸魂,聚力推动“一融双高”

2024年,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深入推动“一融双高”建设,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对外合作交流,以事业发展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党建工作水平与事业发展质量取得了双促进、双提升。高压物理与材料科学团队荣获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称号。累计1人获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人获教工党员育人标兵,1个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专业建设扎实推进,优势学科强劲崛起

据软科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专业为B+层次,居全国高校第62位,省属高校第3位。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均成功进入B层次。物理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中期审核审核专家组通过查阅70多门近三年专业核心课程原始材料(含课程目标达成度报告),对物理学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在课程考核、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进工作成效显著。

 三、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焕发活力

学院认真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积极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在此过程中,学院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学科特色更加凸显,育人功能不断增强。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中,1项教改项目推荐参加省级教改重点项目的评审,1项教改项目推荐参加省级L类选题“专项支持项目”的评审。

四、教学能力提升显著,人才培养累获佳绩

学院密切关注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竞赛各类项目,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备赛参赛,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现场指导。专业教师在2024 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实验教学讲课比赛中荣获山东赛区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本年度获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五、科学研究突破前沿,创新成果接连涌现

本年度,学院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上累计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田建祥教授课题组在复杂系统的结构性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学科旗舰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封面(Physical Review Letters,133, 028401, 2024),这是第一篇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以曲阜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的科学研究论文;学院高压科学研究团队在n型多晶SnSe热电性能研究方面,通过理论和实验结合实现了n型多晶SnSe热电性能的突破,解决了热电材料领域内长期困扰的技术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15, 4231, 2024)。

六、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地方再攀新高

学院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致力于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堵点”,在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方面下足了功夫,共签订横向课题项目20余项。其中,张永政教授团队与曜灵时代(山东)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重点实验室暨光伏类重大科技项目,达成合同额2000万元合作协议;高压科学研究团队与山东超晶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持续深入,签署合同额1200万元的成果转化协议,多维赋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七、科研平台进阶升级,学院发展再添支撑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重要指示要求,学院高度重视省高校未来产业实验室和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申报工作,深入推动有组织科研建设。2024年9月,“极端条件量子材料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实验室2024年12月,“山东省极端条件量子材料重点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第二批)立项建设,为未来量子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

八、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学科竞赛捷报频传

聚焦学生主责主业,加强“以赛促学、以研促学”双核驱动,树立榜样典型,扎实推进学院学风建设。2024年,学院在科研、竞赛、教学等多领域持续深耕,学生奋勇争先、载誉而归,获奖总数达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余项,高水平学科竞赛达3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中,学院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首师大组团院校第二届大学生教具制作邀请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等多项学科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在综合素质教育上,学院亦斩获佳绩,累计获评国家奖学金4人、省级优秀学生4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十佳宿舍”1项,连续三年指导学生获得校长奖学金(全校每年仅10人)。

 九、就业工作精准施力,研究生教育提质赋能

学院悉心筹划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精准锚定工作任务与关键节点;有序召开考研动员会、考研交流会及就业工作相关会议,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牵头组织就业招聘会;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开展访企拓岗行动,累计对接企业达50家,为毕业生广辟就业路径。经不懈努力,本科生就业率较去年上升7.4个百分点,考研率提升3个百分点;研究生就业率增长6.3个百分点,读博率达26.8%,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攀升。

据统计,学院2024届毕业研究生累计91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83人),总体就业率96%,硕士毕业生中22人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水平院校读博深造。研究生标志性科研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硕士研究生刘源在物理学科旗舰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封面文章。学院累计获批推荐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2项。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积极参加本领域各类教学比赛,累计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展现了学院研究生良好风采。一年来,累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0人,获得圣地英才奖学金25人,获得“翠鸣奖学金”4人,获评校优秀研究生46人,获评校优秀研究生干部12人。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十、文体活动多元绽放,精彩纷呈尽展芳华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文化育人阵地建设,满足学院师生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全覆盖的校园文化活动。2024年,学院举办第三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学院凝聚力与向心力;举办“物起新篇,理途追梦”2024届毕业生晚会,向毕业生致以热切的期望和衷心的祝愿;举办“‘寓’你相遇,寝中同乐”宿舍文化节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举办物理工程学院秋季运动会,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现场洋溢着活力与激情;举办“盛世庆华诞,青春启新程”2024级迎新晚会,共赴青春的璀璨盛宴。

供稿审核:王    琼
编辑审核:朱佳文
终审:于    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颜冲

友情链接